午餐自助一个月,点点滴滴课程化
小学几千人午餐自助?没有超大的食堂,分几轮?多长时间完成?
“你会吃饭吗?”开学典礼上,当我这样问孩子们时,5000多名孩子顿时不以为然起来:“吃饭谁不会啊?”。
紧接着我又问:“孩子们,从这学期开始,学校午餐以自助餐的方式进行,你想到了什么?”,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回答:“牛排!”
问题一个一个地来了:
怎样握勺盛饭、排队取餐?如何尽量少走动、就近入座?
进出餐厅要走循环路线、残渣清倒技巧、餐具回收摆放规则……
时间是早上。
她问,啥叫自助用餐?
月站起来说:就是自己拿食物,没有人来服务你。
她问,这样啊,要是自己喜欢吃的,那就可以拿很多了?
他们笑。
鑫小声说:对呀。
璁站起来说:那盘子会装不下的。
她笑,只说,那今天排前面的把好吃的都拿完了,后面的就吃不到了。嗯,明天呢,换个顺序排队,咋样呢?
他们大声说道:又会被抢光!
她笑起来,说,哦,那只有天天抢啰!
他们都笑。
她又问,遇到自己喜欢吃的,那究竟 该怎么拿?
钦说:只拿一点,要给别人留一些。
阳说:也要想着别人。
源说:先拿一点儿,等吃完了要想吃,还可以再拿。
她乐。
她问,可是很多小朋友不爱吃蔬菜,自助取餐又该怎么办?
鑫说:那就留给别人吃!
她忍住笑,问,都是这样想的么?
钦说:我,我想说一下蔬菜的营养问题⋯⋯
( 表这么默契!你简直就是托儿!
她就借机补充说均衡营养的重要性。
另外还补充,白白的皮肤、亮亮的眼睛、黑黑的头发、粗粗的胳膊、高高的个子、美美帅帅的样子、聪明的脑子⋯⋯都需要蔬菜的营养。
不喜欢吃,可以慢慢尝试吃,不可以不吃哦。
她说,端着托盘走路,要是面前有人,你可以说"借过一下""请""对不起""谢谢"。
⋯⋯
然后,然后到了中午,开始!一点一点教,示范、手把手、提示、处理问题⋯⋯(此处省略500字
自助文明用餐,改变的不仅仅形式,还有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。
很多时候,我们期待的文明而高素质的人所具备的,诸如排队等候、换位思考、合作分享、取舍得当,以及不挤不抢、不占不贪、不挑不拣……竟在自助餐的行为举止中一一体现。
生活即教材,教育即影响。
安静排队等候;取用食物不要浪费;对别人说"请""谢谢""对不起";营养均衡,不喜欢的食物,愿意尝试;垃圾分类;尊重别人的劳动,对食物有感恩之心。
还有,对简单的食物,仍能够有好心情,吃得有滋有味。
洋站起来问:李老师,我吃完了,第二次去添的时候,可以只添米饭和肉沫豆腐么?
她笑,说,当然可以。
需要的均衡营养,喜欢的特别食物,一轮一轮。规则之下,有选择权的生活,胃口好。
一个月来,一场5000多名师生关于就餐礼仪、营养搭配、餐间交际、节约粮食、偏食危害的大讨论在每天的午餐自助行动中展开了……
刚开始的茫然、混乱、无序、喧闹渐渐改变了,班级、年级、大队部等层面关于午餐流程、规则、礼仪方面的调查报告、思维导图、儿歌创编等系列活动提高了认识,凝成了共识。
我们的“会吃饭约定”
1.就餐前,先去洗手间洗净双手并擦干,然后文明、有序到达取餐地点,不追跑不推挤。
2.取餐具时,请排队等候,不替他人代拿。先取托盘,再依次把餐具放在托盘里。双手端稳托盘两侧,不东张西望,以免餐具滑落。
3.有序来到取餐点,虎口朝下握住勺柄,快舀轻放。注意均衡膳食不挑食,不喜欢吃的菜也要尝试着吃;注意节约不浪费,吃多少取多少。取好餐之后就近找位置入座用餐。
4.用餐时,一手扶住餐盘,一手握勺子(如果使用刀叉记住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勺)。进食时细细咀嚼不狼吞虎咽,嘴里含着食物不说话,喝汤时不要发出声音,尽量不将饭菜洒落在餐桌上。不在椅子上扭动身体,不跷腿和踩椅子。
5.吃饭时不大声说话;不让餐具发出声响;不当众打饱嗝;不当众打喷嚏;不当众抠鼻子;不能当众擤鼻涕;就餐过程中不能用手摸头发;吃饭时不露牙齿;尽量吃干净,不剩饭菜。
6.如果要添餐,将餐盘、勺子留在座位上,端着碗(盘)到添餐点,如果添餐人员多,有序排队,学会谦让,添餐后回到原位用餐。如果需要别人帮忙,请使用文明用语,如“请”“谢谢”;用餐人多时,主动避让或者说“请让一下”。
7.用完餐,用纸巾擦干净嘴和双手,检查清理衣物上是否溅了饭粒残渣,把食物残渣归到一个盘子里,并收拾干净桌面再离开座位。还餐具时,将餐具有序放在指定位置,注意不要把残渣溅撒在垃圾桶外面或地面上。
8.还完餐具,安静、迅速离开用餐地点,不在食堂逗留,不影响其他同学用餐,到操场、廊道、小花园等活动场地散步休息。
每天午餐成了一次休闲,一份期待。
总会遇到不同的同桌,体验不同的相处,留下不一样的小故事。
饭后:聊天,散步,捡落叶,捉虫子。
或者,发会儿呆。
在“小梅花课程”建设进程中,午餐自助课程化的念想蠢蠢欲动好几年,总是被“人多地方小”的现实泯灭。今秋,依然困难重重,但终于在伙伴们、孩子们、家长们共同努力中开始了。
午餐自助:一次变革,一些素养,一项研究,一种生活,一门课程。